近年來,自然災害頻發,消防事故也是屢見不鮮。國家對安全問題也越來越重視,應急救援員成為國家承認且大力發展的一項職業技能,各大企業也會設置相關的崗位招募相關的專業人士。 應急救援員的主要工作內容
應急救援員是指從事突發事件的預防與應急準備,受災人員和公私財產救助,組織自救、互救及救援善后工作的人員。
01. 進行突發事件現場處置,指導和幫助遇險者避險逃生,組織現場群眾自救互救,搶救公私財產;
02. 搜索解救受困人員,進行傷員檢傷分類并實施院前急救;
03. 評估災情性質程度及范圍等情況,溝通匯報,維持現場秩序,防止抑制災害發生或進行下一步發展;
04. 組織協調管理救災資源;
05. 配合專業心理援助組織,進行受災群眾心理疏導;
06. 進行救援善后工作;
07. 制定演練應急預案,并與相關部門溝通協作;
08. 進行緊急救助培訓教育活動,普及自救互救知識和技能。
了解應急救援員資格證
![]() 相關背景:2019年1月14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應急管理部辦公廳頒布了《應急救援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應急救援員”(職業編碼:3-02-03-08)取代“緊急救助員”正式成為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之一。
![]() "應急救援員" 證屬于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民政部《社區公共場所緊急救援管理要求》規定社區、公共場所配備應急救援人員, 是國家新增緊缺工種, 并開設相關專業。作為國家職業體系認證序列的正式成員,旨在為普通民眾及相關職業人員進行系統化的、專業的應急救援訓練,并提供相應的法律保護。從而達到提高基層應急救援能力的目標。
從事相關崗位,這是不可缺少的職業技能證書, 應急救助適用于各行各業, 旨在加強公共安全及風險意識, 并在意外 事故發生時, 對事故控制、人員搶救、財產保護等有著強力的推動作用。
根據2020年7月20日發布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做好水平評價類技能人員職業資格退出目錄有關工作的通知》精神,應急救援員擬依照法定程序調整為“準入類”職業資格,應急救援證書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批準,應急管理部緊急救援促進中心蓋章頒發資格證書國家認證,國家認可,含金量極高。
應急救援員作為國家職業體系認證序列的正式成員, 旨在為普通民眾及相關職業人員進行系統化的、專業的應急救援訓練, 并提供相應的法律保護,從而達到提高基層應急救援能力的目標。
隨著應急救援人員在各行各業發揮出來的應急救助、急性人身傷害院前處置、應急避險逃生中的自救、互救等重要作用發揮,該職業已倍受社會關注。
應急救援人員被世界勞工組織譽為 "維護社會發展和人類抗擊危害不可或缺的職業" 。
國家扶持與相關補貼
應急救援員優待政策
![]() 1.應急救援員技能補貼
符合條件可以直接申請國家培訓補貼, 標準應根據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有所區別,補貼標準參考相關政策《長沙市人民政府關于做好促進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長政發[2019]3號)文件,規定技能提升補貼標準按照取得證書的等級分為三檔:
取得初級(五級)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補貼標準為1000元;
取得中級(四級)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補貼標準為1500元;
取得高級(三級)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補貼標準為2000元。
同一職業(工種)同一等級只能申請并享受一次技能提升補貼。
2.免除部分個稅
根據國務院日前印發《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國發〔2018〕41號規定:納稅人接受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關證書的當年,按照3600元定額扣除。
培訓對象
![]() 1、各級政府應急管理、綜合安全、社會治理、安全生產、災害防治、公共衛生、社會安全的管理和工作人員;街道、社區安全管理、社會安全和應急處置人員。
2、企業安全健康環境管理和安全、消防、安保、環保、應急等相關管理和具體工作人員(特別是國務院《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規定須配置應急救援隊伍的企業應急救援人員)。
3、各類高校、職業院校、技工院校需要考取應急救援員國家職業資格的相關專業學生。
4、各類應急救援和安全防護相關隊伍成員、志愿者。
5、各學校、醫院、酒店、餐廳、旅游景點、公共場所、商場、銀行、機場、地鐵、公交等安全隱患大的單位(場所)管理人員和應急安全工作人員。
6、維護公共安全的消防、輔警、公安干警、武警官兵等職業人員。
7、從事群眾性活動、體育賽事、大型活動安全應急保障等的人員。
8、準備從事應急救援職業的人員。
報名人員年齡須為18—55周歲,具有高中及以上學歷。
應急救援五級課程內容
應急救援五級教材相關內容
![]() 第一篇:應急管理基礎知識
緒論、應急管理基礎理論、我國應急管理體制、應急預案編制與演練
第二篇:應急救援員職業基本要求
應急救援員概述、應急救援員的職業要求
第三篇:災害與事故基礎知識與應對
自然災害基礎知識與應對、事故災難基礎知識與應對、公共衛生事件基礎知識與應對、社會安全事件基礎知識與應對、應急避難基礎知識
第四篇:應急救援員救援技能
基礎救援裝備基礎知識與使用、救援行動
第五篇:應急救援員的醫療技能
醫療防護、檢傷分類、基礎醫療救援、應急救援中的心理輔助
聯系人 陳老師 聯系電話 :18942536329 手機號同為微信號
|